环烯烃共聚物(COC)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将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合而得的结晶性透明树脂,通过调节各个共混成分的比例,可以赋予共聚物各种各样的特性。环烯烃共聚物(COC)具有环状烯烃结构的非晶性透明共聚高分子物体,相对聚丙烯和聚乙烯而言是一类新的聚合物。
低介电常数:环烯烃共聚物(COC)是由环烯烃单体单聚或与olefin共聚所合成,基本组成仅含碳及氢原子,在结构上不含杂环或极性键结等容易造成高介电常数之因子,由此具备绝佳之低介电常数特性。
高玻璃转移温度:环烯烃共聚物(COC)主链结构刚性极高,加上其坚固的环状结构限制了环烯烃共聚物(COC)沿着主链自由移动,而呈现较高的玻璃转移温度。环烯烃共聚物(COC)主链可随环烯烃单体的聚合含量上升而提升,因此COC材料玻璃转移温度可由环烯烃单体的共聚含量加以控制,这也是COC聚合物可以调整玻璃转移温度。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环烯烃共聚物(COC)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环烯烃单体合成难度大,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的技术和生产工艺达到大规模量产的水平,如TOPAS、Zeon、Mitsui Chemicals、JSR等,因此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国内部分企业和研究机构仍处于小试阶段,在大规模量产方面的人才储备、工艺技术仍需要提升,因此国内目前没量产的企业,市场上需要的环烯烃共聚物(COC)产品均需要从国外进口。
环烯烃共聚物(COC)具有高透明度、低双折射率、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正切特性、低吸水率、比重轻、耐化学性好、低杂质、良好的黏结性以及表面硬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光学材料、医学材料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挖掘和开发,环烯烃共聚物(COC)在包装、光纤、电器、汽车、胶片等领域的应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环烯烃共聚物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环烯烃共聚物(COC)消费量达到2.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