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以下,依据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的大小),可将膜分为微滤膜(0.1-1um)、超滤膜(0.01um-0.1um)、纳滤膜(小于0.01um)和反渗透膜(仅让水通过)。在水处理领域,超、微滤膜与反渗透膜应用较为广泛,其中,超、微滤膜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及回用、给水净化以及海水淡化预处理领域,反渗透膜则主要应用于脱盐、超纯水制造、海水淡化等领域。
膜法水处理技术作为能将污水一步到位地处理成高品质再生水的高端技术。与传统水处理方法相比,膜法水处理技术成本较低、分离精度高、投资少、易于操作和管理、对环境二次污染小,已成为当前的主要水处理技术。随着高质量膜、系列化膜组件产品及系列化膜应用工艺的逐步国产化,膜法水处理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的投资成本和运营费用也在不断降低,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及回用领域的应用优势越来越充分得以实现,进而带动水处理膜市场规模的扩大。
水处理膜产品种类较多,应用领域广泛,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下游污水处理领域的渗透率并不高,反而是给水净化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一方面,我国家用净水机水处理膜产品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国产净水机中水处理膜产品的应用占比已经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水健康意识增强,净水机等产品的家庭普及率正不断上升,带动了水处理膜在给水净化领域的应用。
《
2020-2025年中国水处理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水处理膜需求规模为230亿元。其中,给水净化领域的需求占比为41%;污水处理领域的需求占比为23%,仅次于给水净化领域;海水淡化需求占比为11%;纯水制备需求占比为8%;其他领域需求占比为17%。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膜法水资源化技术利用膜的物理分离、错流分离的特点对市政污水进行处理,成倍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出水水质不仅稳定、可靠,甚至达到高品质再生水使用标准,逐步获得了市场认可,日益成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或新建的主流技术之一。未来,随着我国污水厂新建和升级改造、净水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以及净水器等产品应用的普及,我国水处理膜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我国水处理膜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