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危险废物也在日益增多,对于全球环境产生较大威胁。在目前各国对于环境保护要求日益趋严、污染环境成本日益升高的背景下,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类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危废处理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2020年我国危废产生量预计突破1亿吨,危废处置向深度资源化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十三五”期间危废处理行业发展环境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显示,在国内,随着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于环保监管力度趋严下,危废处理行业逐渐迎来黄金发展期。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474家企业持有危废经营许可证,其中江苏省企业数量最多,约有450家,位居全国第一;其次就是浙江省以及山东省,企业数量分别为246家和137家。而经济大省广东以及京津沪、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危废排放的重点省份处理能力不足。
在危废生产方面,华东地区及西北地区的工业化地区产量较高,占据国内总生产量的45.5%、15.3%。在危废处理行业,目前企业主要关注废水、污泥处理,因此相关专利数量较高,占比达到20%左右,废水污泥处理成危废行业的一个主要技术创新方向,其次是废物、燃料的焚烧,专利数占比达到15%。
目前国内危废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如东江环保、光大绿色环保、高能环境、海螺创业、雅居乐等。由于危废处理存在处理半径短,跨省转移需审批,区域性极强的特性,因此目前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前十企业处理资质占比不超过10%。从危废处理规模来看,我国2000家以上企业,危废处理产能超过2万吨/年的不足40%。由于较多企业危废处理产能较低,会导致危险废物长期堆存,而石油和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堆存量持续上升,将带来巨大的隐患。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内快速蔓延,使得政府意识到医疗废物处置的短板,国家近期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加强各地医疗废物的管理。受益疫情危废处理,环保企业的到快速发展,危废处理行业进入洗牌期,实力弱、技术差的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市场,龙头企业扩张,单企业规模继续扩大。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危废处理是环保产业中的重点,在近几年环保监管日趋严格下得到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危废处理市场相对分散,不利于行业发展。但本次疫情背景下,国家对于医疗废物等环保企业较为关注,将加速危废处理市场集中度的提升,龙头企业将更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