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前景广阔 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2020-01-31 19:45      责任编辑:杨杨    来源:www.newsijie.con    点击:
分享到:

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前景广阔 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是一种热膨胀性微胶囊,它具有核壳结构,外壳为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内部一般封装低沸点的有机液体。室温下微球直径一般为5μm~100μm不等,但当微球被加热到100°C~250°C时,内部低沸点烃类液体迅速汽化产生压力,同时膜材受热软化,在内压力的作用下微球体积迅速膨胀变大,微球膨胀后体积可增大到原始体积的10~100倍。当膜材的热塑性和内部烃类汽化所产生的内压力匹配适当时,微球表现出良好的膨胀性和形态稳定性,即使冷却到室温仍能够维持膨胀形态而不回缩。

        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的加入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密度,进而降低运输成本。微球体积受热膨胀导致密度锐减,添加已发泡膨胀微球3‰可降低材料密度10%,添加未发泡膨胀微球1%可以降低材料密度10%-20%,在保持体积、厚度的情况下降低最终产品的密度,用于运输工具如汽车可以减少能耗,用于鞋底中减轻重量提高舒适度。

        微球不同粒径可以得到不同的表面效应,小粒径如5μm可以得到光滑的表面,大粒径的微球得到的表面相对粗糙,因此选择不同的粒径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如3D效果、特殊绒感表面等,涂在物体表面可以得到舒适的触感及防滑效果等。

        此外,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为均匀的闭孔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电绝缘及水的低渗透性。而且,微球是热塑性核壳结构微球体,对其施加一定压力之后会压缩,但是释放压力之后又能重新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因此回弹性很好,可用于葡萄酒瓶塞、汽车零部件、填缝剂、硅橡胶、乳化炸药、电缆等领域。

        整体来看,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的需求量为5042吨。

        但是,我国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整体工艺水平不高,目前仅有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青岛信诺化工有限公司实现了规模化量产,产量及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国内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进口依赖度较高,尤其是超高温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等高端产品领域,主要依赖于荷兰的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日本的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和美国的POLYCHEM公司等国际知名品牌。
关键字: 进口 前景 热塑性可膨胀发泡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