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缩材料,又称高分子形状记忆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与辐射加工技术交叉结合的一种智能型材料。普通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通常是线形结构,经过电子加速器等放射源的辐射作用变成网状结构后,这些材料就会具备独特的“记忆效应”,扩张、冷却定型的材料在受热后可以重新收缩恢复原来的形状。
从应用场景市场规模来看,热缩材料主要分为应用电子类热缩材料(包括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电力传输类热缩材料、通信用热缩材料这三类。规模较小的应用场景包括油气管道防腐用、军工用、航空航天用、船舶用、工程机械用、精密仪器用等热缩材料。近年来,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用、轨道交通用高端热缩材料市场规模增速较快,在热缩材料行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热缩材料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就目前来看,全球热缩材料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全球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外电力传输、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通信等热缩材料主要应用领域的产业规模都不断扩大,带动了热缩材料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从2013年的100亿元发展到2018年,我国热缩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45亿元以上,与上一年130亿元的市场规模相比,增长了约11.5个百分点。未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民众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利好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热缩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展,为热缩材料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点,预计发展到2020年将有望突破170亿元。
以电力传输类热缩材料市场为例,在电力领域,热缩材料主要作为电力电缆附件、母排绝缘管、电气设备中低压电线部位的绝缘保护材料等材料使用,是构成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热缩材料主要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近年来,我国电网投资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整体增速呈现出放缓的趋势。2018年,我国电网投资额为5373亿元,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增长。在电力市场持续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电力市场对绝缘附件的需求也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35KV以下电力电缆绝缘保护材料(以热缩材料和冷缩材料为主)市场需求也增长至28亿元左右。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热缩材料生产水平和应用技术的提高,热缩材料已成为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保护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汽车、通信、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未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热缩材料对其他材料的应用替代、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热缩材料市场仍有很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