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功能性低聚糖市场空间广阔 产业结构需不断优化

2019-12-24 18:01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功能性低聚糖市场空间广阔 产业结构需不断优化

  功能性低聚糖主要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水苏糖等产品。功能性低聚糖不易被消化道酶和胃酸降解,直接进入大肠,具有低热量、低龋齿性、改善肠道菌落结构、降低血压、防治糖尿病等作用,可作为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饲料等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功能性低聚糖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随着功能性低聚糖行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人类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对功能性低聚糖需求持续增长,2018年,全球功能性低聚糖需求量达到302万吨,日本、西欧地区是主要需求地。2018年,我国功能性低聚糖需求量为23万吨,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以及全球功能性低聚糖产品以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为主。低聚木糖以玉米芯、甘蔗渣、秸秆等为主要生产原料,在食品饮料、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均可得到广泛应用;低聚果糖以菊芋、菊苣等为主要原材料,是欧洲地区产量最大的功能性低聚糖产品;低聚异麦芽糖是以淀粉为生产原料,在我国以及日本地区是产销量最大的功能性低聚糖产品。
 
  随着生活习惯转变、生活品质提升,我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不断增多,在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市场对健康性甜味剂的需求不断上升。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功能性低聚糖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好的企业,主要有山东龙力、山东丰原、江苏康维、江门量子、云南天元、山东保龄宝等。
 
  我国功能性低聚糖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酶法与提取法两大类。我国大部分功能性低聚糖企业采用酶法工艺进行生产,采用提取法为生产工艺的企业数量较少,且大部分企业一般只具有生产1到2种功能性低聚糖产品的能力。总的来看,我国功能性低聚糖行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产品品种较为单一,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功能性低聚糖在较多领域可以替代食糖进行使用,健康性优点突出,符合我国改善饮食结构、预防控制慢性疾病的需求。相较于日本与西欧地区,我国功能性低聚糖应用比例低,但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亚健康人群数量众多、老龄化日益加剧,市场对功能性低聚糖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由此来看,我国功能性低聚糖行业拥有较大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品类型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关键字: 市场空间 功能性低聚糖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