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脂肪胺是指碳链长度在C2-C4的脂肪胺,其中《低碳脂肪胺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23-2016)规定乙基氨、正丙基氨、异丙基氨、正丁基氨、仲丁基氨、异丁基氨等均属于低碳脂肪胺。低碳脂肪胺是重要的化工合成原料,主要用于农药(草甘膦异丙胺盐、莠去津、扑草净、苯达松等)、医药(肝乐、心得安、吲哚心安、氯喘等)等行业。由于下游产业在我国规模巨大,对经济会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从而也带动了低碳脂肪胺的产业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年全球及中国低碳脂肪胺产业深度研究报告》中显示:我国低碳脂肪胺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受行业技术落后以及环保趋严的影响,行业增速波动下滑,其中,2015年我国低碳脂肪胺市场产量为3.7万吨,同比增长8.7%;2018年低碳脂肪胺市场产量为6.4万吨,同比增长6.5%。
技术工艺方面,目前国内低碳脂肪胺的合成主要有3种方法:
(1)卤代烃的氨解,反应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卤代烃、氨以及烧碱,是利用卤代烃发生亲和取代反应,但是反应会有副产物的产生,副产物主要是氯化铵或是氯化钠,这种反应的特点首先原料卤代烃的价格很高、污染大、对设备发生腐蚀且间歇的生产效率低。
(2)腈或硝基物的还原,而这类反应使用的原料主要是一些还原试剂,还有腈或硝基类的化合物,这类反应的副反应产物会含有一些还原剂的氧化态还有H2O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原料以及还原剂的物价很高,而生成的副产物会对环境有污染且这种反应试用的范围不广泛。
(3)醇(酮)催化胺化,这类反应的主要原料是醇(酮)和氨在临氢催化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合成反应,它的副产物是水这类化合物的生产特点是首先原料廉价继而生产成本低,其次这样反应可以连续的生产效率会大大的提高,而生产所产生的化合物是水,这样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新思界
产业研究员表示,目前国内低碳脂肪胺技术相对落后,国外低碳脂肪胺的发展规模不断加大且生产模式更趋于自动化,推动我国必须要完善低碳脂肪胺生产工艺,将节能绿色的工艺引入到生产中,加大对能量的利用改善低碳脂肪胺的生产工艺以及流程,引入新的工艺,提高化合物的品质以及产量。在最少的投入等到最大的积极经济效益,从而积极推动低碳脂肪胺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