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吡啶甲醛(英文名称:3-Pyridinecarboxaldehyde)又称烟醛、3-甲醛基吡啶等,分子式为C
6H
5NO,CAS号为500-22-1。3-吡啶甲醛是合成吡蚜酮的重要中间体,是以3-氰基吡啶为原料,在钯/碳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反应生成的。吡蚜酮(Pymetrozine)是瑞士诺华公司(现先正达公司)于1988年开发的杂环类杀虫剂,其作用方式独特,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水稻、蔬菜、棉花、小麦、果树等作物的蚜虫、飞虱、叶蝉、粉虱和椿象具有很高的防效。
中国吡啶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虽然较晚,但市场发展较快,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吡啶类化合物生产和消费国家,也是全球主要的3-吡啶甲醛的生产和消费国家。但是我国3-吡啶甲醛行业内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在3-吡啶甲醛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资金有限,生产工艺不够成熟,尤其是清洁生产能力不足,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
3-吡啶甲醛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对环境具有一定危害。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政策对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另外,3-吡啶甲醛属于危险品,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生产风险较大。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以及安全生产要求的严格,我国3-吡啶甲醛生产企业需要投资建设或更新改造三废处理设施,并支付三废后续处理费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较多,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并压缩了现有的利润空间,导致部分企业停工停产,陆续退出市场。
新思界
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4年中国3-吡啶甲醛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4-2017年,中国3-吡啶甲醛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是由于3-吡啶甲醛的生产污染环境,且有一定危险性,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哮喘病症状和遗传性缺陷,因此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收紧,此类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有所限制,导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3-吡啶甲醛行业市场规模在2400万元左右,同比略有下降。
3-吡啶甲醛主要用于吡蚜酮产品生产,然后再进一步生产农业杀虫剂、杀螨剂等。由于中国的杀虫剂、杀螨剂市场正逐步饱和,农业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开始偏向于不施加化肥、农药的有机产品,因此农业市场对农业杀虫剂的需求逐步减少。
另外,由于3-吡啶甲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行业中下游企业处于环保成本和安全健康因素考虑,正在逐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3-吡啶甲醛的使用。
未来,受下游需求及环保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3-吡啶甲醛行业市场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小幅增长,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在2400万元左右。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中国3-吡啶甲醛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技术落后、产品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