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随着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来自深海和极地的极端微生物作为产酶资源也成为研究热点,低温酶、碱性酶和耐盐酶等结构和功能新颖的极端酶以其独特的催化作用大大拓宽了海洋生物酶的应用范围。根据应用领域不同,海洋生物酶可分为饲料用生物酶、食品用生物酶、医药用生物酶等细分产品,如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乳糖酶可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
日本在海洋生物技术方面成就非凡,著名的深海环境调查科技高级研究计划"深海之星已实施多年,在酶方面多有斩获,如从日本海沟6500米水深采集的海泥中,分离到了嗜压、嗜冷细菌,其蛋白酶显示出特强的活力,另外还对深海嗜冷菌、嗜碱菌分别进行了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研究,这些特殊的酶将是食品处理、低温合成、医药加工的强有力的工具。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深海微生物研究组有关酶的在研项目涉汲低温酶、碱性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海藻酸裂解酶、普鲁兰酶、脂肪酶等。
目前国内已发现碱性蛋白酶、溶菌酶、脂肪酶、酯酶和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等多种海洋生物酶,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关于海洋生物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研究仍在继续,如2018年11月,由华南理工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新型海洋生物材料与海洋酶制剂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启动。随着应用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海洋生物酶市场需求规模不断增加。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海洋生物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产销数据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海洋生物酶市场需求规模为6.78亿元。
海洋生物酶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前海洋生物酶主要集中在研究领域,只有较少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了海洋生物酶的工业化生产,海洋生物酶主要生产企业有福建福大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希诺亚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福建福大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洋生物酶产品种类较多,包括饲料用酶系列和食品用酶系列等,竞争力较强。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中国海洋生物酶产业下一步的快速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技术研发,重点开发工业用、食品用、医药用等海洋新型酶类及酶制剂,其中,在工业用酶制剂领域,重点突破碱性脂肪酶、酸性脂肪酶;在食品用酶制剂领域,重点突破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在医药用酶制剂领域,重点突破尿素酶、胶原酶、溶菌酶等;在饲料用酶制剂领域,重点突破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中性植酸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