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氮合金又被称为氮化钒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钒氮合金主要被应用在钢铁冶炼、加工生产中,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钒氮合金相对于钒铁,在生产相同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的钢铁上能够有效减少358&左右的钒加入量,进而降低钢铁冶炼企业的成本,因此大量的钒氮合金被应用在钢铁冶炼中。随着近几年环保政策的监管日趋严格,我国钢铁产业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较多小规模产能被淘汰,产需逐渐平衡。随着我国钢铁产业低端过剩产能的逐步淘汰与退出,特种钢材、高端钢材的需求量将得到扩张,未来我国高端钢材行业将快速发展。钢铁冶炼行业发展将带动钒氮合金需求持续增长,产销将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钒氮合金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钒矿查明资源储量为6401.77吨,其中主要以钒钛磁铁矿形式存在,90%以上的钒矿被生成钒合金,主要形式为钒铁、钒氮合金、氮化钒铁。我国钒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分布的较为分散,使得钒氮合金的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我国主要钒资源分布在四川、河北、湖北、陕西等地区,其中以四川储量最为丰富。
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钒产品生产基地,但是在钒产品方面以及相关技术开发法方面较为落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在生产技术方面,钒原料配比、温度等各项指标都将会对钒氮合金转化率、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相对于欧美国家的钒氮合金有大量应用于工具钢等特种钢材生产中,我国钒氮合金质量较差,较多应用在低端钢铁建材方面。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钒氮合金在钢材行业中的使用具有节省资源的优点,在钢材行业拥有较重的需求,目前钢材行业发展逐渐回暖,钒氮合金市场需求也有所增长。但目前我国钒氮合金生产技术以及日常生产应用不成熟,使得钒氮合金质量较低,不能应用在生产特种钢材中。但随着十三五期间,我国高铁、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其对特种钢材需求提升,我国钒氮合金需尽快向高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