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PI)是综合性能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耐高温、耐辐照、耐腐蚀、耐磨损、强度高、绝缘性好、稳定性强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分离膜、液晶显示、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程材料之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4年聚酰亚胺(PI)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聚酰亚胺的需求持续增长,拉动我国聚酰亚胺行业规模不断上升,产量不断提高。2014-2018年,我国聚酰亚胺行业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我国聚酰亚胺行业产量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量,供需缺口在8800吨左右,市场需求还需依赖进口。
聚酰亚胺产品主要包括薄膜、纤维、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等。其中,聚酰亚胺薄膜是现阶段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也是应用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聚酰亚胺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电气行业的绝缘材料领域;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模量、耐高低温性、阻燃性等特性,主要应用于军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服、航空飞行服等领域。聚酰亚胺薄膜与聚酰亚胺纤维是聚酰亚胺市场的主要产品类型。
全球聚酰亚胺市场集中度较高。在技术壁垒较高的聚酰亚胺薄膜领域,美国杜邦、日本钟化、韩国SKPI、日本宇部四大企业生产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合计产能占比达到70%左右,在全球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中国企业竞争力较弱。在聚酰亚胺纤维市场中,德国赢创与中国长春高琦市场占有率较高,中国企业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
经过长期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我国单一聚酰亚胺企业产能相对较小,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市场供应不足,需求依赖进口。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市场对高端聚酰亚胺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聚酰亚胺行业需加快步伐向高端产品领域布局,实现进口替代。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聚酰亚胺性能优良,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材料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经过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在规模、技术等方面不断提升,但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单个企业规模依然较小、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市场对外依赖度大。我国聚酰亚胺行业未来发展还需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与技术工艺,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