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膜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应用的不同,可以将膜分为水处理膜、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生物医用膜等。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包括膜材料、膜元件、膜组件、膜装置等要素的完整产业链。随着国家对城市污水治理和饮用水质量的日益重视,将会促使我国膜产业需求量逐渐增加,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未来膜产业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我国市场上的膜产品种类较多,其中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在我国整体膜市场上占比相对较大,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随着我国膜产业的快速发展,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反渗透膜、微滤膜等相关技术能在海水淡化、污水的回收利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膜技术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国内已经建立起了多个大型膜法给水工程、污水回收利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
在“十三五”发展阶段,由于国家多项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力扶持,使得我国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膜产业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自2009年以来,我国膜产业总产值规模呈大幅增长趋势,发展到2017年我国膜产业规模将近达到2000亿元;随着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未来我国膜产业规模仍将有所提升,预计在2019年将增长至2350亿元以上。
我国膜产业虽然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也市场上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我国膜技术应用范围也不够广阔,且技术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目前我国的膜技术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低端水处理方向,占据整体市场的九成左右,而其他领域的应用成果并不明显。另外,我国膜产业缺乏产品创新,对国外材料和制造机械的依赖性较强,导致我国大部分企业只能从事一些组装工作,企业利润收益较少,从而造成我国膜市场出现“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局面。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膜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产值仍然较低,占据着全球膜工业总产值不到五分之一的比例,且企业规模较小,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此外,我国膜市场仍存在着产品应用领域也不够广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和产品主要依赖于国外的情况,因此未来我国膜材料的创新技术需要提升,产业链也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