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聚环氧乙烷市场需求量较大 国内生产工艺向环保方向发展

2019-09-09 09:30      责任编辑:何冰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聚环氧乙烷市场需求量较大 国内生产工艺向环保方向发展

        聚环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缩写PEO),又称聚环氧乙烷、缩乙二醇醚,是一种结晶性、热塑性的水溶性聚合物。聚环氧乙烷由环氧乙烷经聚合而成的不同聚合度的物质,是聚醚的一种。

        聚环氧乙烷工业产品的分子量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动,常用分子量从7万到500万,更高分子量达到800万甚至1000万。低分子量的是稠状液体,溶于水,溶于水中所生成的粘性液体,可用作增稠剂和胶粘剂;高分子量的聚环氧乙烷产品是一种水溶性的热塑性结晶型树脂,白色可流动粉末状,分子结构为-(CH2CH2O)-,此类树脂活性端基的浓度较低,没有明显的端基活性。

        由于聚环氧乙烷存在C-O-C键,通常具有柔顺性,可和电子受体或某些无机电解质形成缔合物。此外因氢键的形成,又使其成为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由于聚环氧乙烷低毒且具有完全的水溶性,优异的溶液流变性,与有机溶剂的结合作用,低灰分和热塑性等,因此,聚环氧乙烷的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无锡炼油厂在70年代中期建立了7.5吨/年的聚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但由于各种原因,该厂于1986年停止生产;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从1985年起开展了聚环氧乙烷的合成研究工作,于1986年10月列为“七五”攻关项目。经过三年的研究,提前完成了公关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上海化工研究院采用该技术成果,与台商在浦东建立了上海联胜化工有限公司,于1993年3月一次试车投产成功。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无锡化工研究所研究出了二乙基锌-硝基甲烷系催化剂。1976年浙江大学化工系研制出三乙基铝-乙酰丙酮-水系催化剂,后将该技术转让给无锡炼油厂,其聚环氧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6~7)*105。目前,国内聚环氧乙烷的生产工艺与国外差别不大,聚环氧乙烷生产工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产率以及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出具的《2019年全球及中国聚环氧乙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聚环氧乙烷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但是各个细分领域由于用途不一样,对聚环氧乙烷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国外正在致力于开发新型的、多品种的聚环氧乙烷的合成技术。另外,随着纳米技术等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国外目前正试图将纳米技术应用在据聚环氧乙烷的生产工艺中。同时,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聚环氧乙烷行业的生产技术也将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收率以及不合格样品的回收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依然是环氧乙烷技术改进的一个方向。

        未来,随着聚氧化乙烷(PEO)技术的发展,全球聚氧化乙烷行业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推动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造纸、燃煤厂用催化剂、建材、涂料等行业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生产污染,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趋严、下游客户对聚氧化乙烷性能要求的提高,将迫使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因此,聚氧化乙烷企业应注重产品的环保性方面的发展。
关键字: 生产工艺 环保 聚环氧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