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环保政策趋严 烯草酮行业发展放缓

2019-07-31 18:59      责任编辑:杨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环保政策趋严 烯草酮行业发展放缓

        烯草酮是一种具有优良除草活性的环己二酮类除草剂,属于ACCase抑制剂,具有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特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属于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作物经茎叶吸收药剂,并传导到顶端至整个植株,积累于植物的分生组织,抑制植物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从而阻碍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导致杂草死亡。

        稀草酮的选择性优良,是一种内吸传导型莲叶处理除草剂,主要针对禾本科杂草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将其施于杂草的莲叶上,即被迅速吸收传导到分生组织,在敏感植物中抑制支链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植株的细胞分裂,使植物分生组织的活性受到抑制,生长延缓。烯草酮在抗性植物体内能迅速降解,形成极性产物,进而迅速丧失活性,对莎草以及双子叶植物活性很小或无活性。

        烯草酮作用机制与烯禾啶、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等相同,均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主要用来防除大豆、棉花、亚麻、向日葵、花生、油菜、甜菜、烟草、马铃薯等阔叶作物田以及蔬菜和果蔬中的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作物高度安全。

        烯草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烯草酮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部分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企业逐渐被淘汰,如沧州科润化工有限公司等,现有的企业也多为“开开停停”状态,导致近几年烯草酮产品的供给偏紧。另外,受2019年江苏响水爆炸的影响,部分烯草酮生产企业停产,导致烯草酮产品供给进一步紧张。

        与此同时,我国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精准施肥减量、有机肥替代减量、推进高效药械替代减量等措施,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受环保及农药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稀草酮的产量增速不断下滑。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烯草酮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烯草酮的产量为4960吨。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其它农药原药相比,烯草酮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是未来随着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在国内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烯草酮的需求量也将逐年递增,且烯草酮产品的适用作物也在逐步拓展,从最初的大豆、油菜等领域已经拓展到棉花、向日葵、苜蓿、花生、甜菜、烟草、马铃薯等阔叶作物,进一步拓宽了烯草酮的市场发展空间。
关键字: 烯草酮 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