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之一,与汽油相比,柴油具有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价格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舶的柴油发动机领域,市场需求量较大。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柴油行业市场供需调研咨询报告》显示,2011-2017年,我国柴油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018年,受国内炼厂开工率持续低位的影响,柴油产量为1.7亿吨,同比下降5.1%,呈现下滑态势。
柴油行业下游应用市场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建筑业、生活消费等领域,其中交通运输行业是其最大下游应用市场,占比达到65%。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2016年以来,我国柴油消费量持续下滑,柴油市场进入负增长阶段,需求增长乏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炼化行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炼油产能持续增多。随着市场需求下滑,我国炼油厂开始缩减柴油产出,但随着炼油行业产能增加,柴油产能过剩现象日益严峻,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日益突出。未来,在环保意识逐步增强、清洁能源替代的情况下,我国柴油消费需求将继续下降,柴油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柴油是柴油发动机的燃料,柴油发动机除了具有热效率高、燃油消耗低、经济性好等特点外,还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且经过长期不断发展,柴油机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不断进步,是载重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的主要动力来源。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但柴油发动机应用领域对工作时长、功率要求等方面要求较高,新能源技术应用受到限制,难以大规模替代柴油发动机。由此来看,虽然我国柴油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但在大部分应用领域需求仍较为稳定。
在我国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市场对柴油发动机的振动、噪声、炭烟与颗粒排放等要求不断提升,柴油发动机的制造工艺不断进步,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对柴油质量标准需求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炼油行业生产成本有所上升,生产工艺不断进步,拥有成本控制以及技术优势的大型炼化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落后产能退出速度将加快。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柴油市场需求量下降已经成为趋势,但在大部分应用领域柴油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仍有一定发展空间。随着柴油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为争夺有限市场空间,企业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实力不足、技术较为落后的企业淘汰速将加快,大型企业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