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三大因素推动纤维母粒快速发展 20万吨缺口引来投资机遇

2019-08-06 18:26      责任编辑:冯瀚东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三大因素推动纤维母粒快速发展 20万吨缺口引来投资机遇
 
        母粒(Masterbatch),亦称为母料,是将超常量的着色剂、功能助剂均匀地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得到的固溶体。母粒具有着色效果优越、便于计量和运输、节能环保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化纤制品和塑料制品等。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2019-2024年纤维母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受益于下游化纤行业规模巨大和稳步发展,以及我国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等有利因素,近几年来我国纤维母粒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1、下游化纤行业需求空间巨大,预计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2018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左右。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了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化纤的需求量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化纤行业也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的有效产能持续扩大。
 
        2、受益于国家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政策驱动,原液着色纤维正处于产业快速发展期
 
        纤维母粒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材料,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绿色制造领域,获得了有关部门多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2016年联合发布的《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开发推广纺前原液着色绿色制造技术,包括完善原液着色功能性纤维的产业化纺丝技术,开发高性能、高浓缩功能母粒的清洁生产技术,完善原液着色纤维标准和色标体系。”
 
        另一方面,由于化纤印染环节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其生产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限制。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的颁布实施,印染行业的环保压力日益加大。环保整治使得大量印染企业停业整顿,产能降低;同时印染行业还面临着环保投入持续增加的压力,导致了化纤印染成本的增加。
 
        在经济效益和产业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化纤行业不断加大原液着色技术的运用。2018年,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量增长率达到16%,高于化纤产量的平均增长率。其中,原液着色涤纶长丝、短纤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24%,原液着色锦纶长丝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4%,原液着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43%。
 
        但是,相对于传统印染而言,原液着色技术在我国化纤着色领域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随着我国化纤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环保节能政策的不断加强,原液着色的核心原材料——纤维母粒的应用比重将逐渐提高,产品替代也将有力地推动纤维母粒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认为,到2022年,中国原液着色纤维年产量预计将增长至800-1,000万吨,对纤维色母粒的需求量将达到30-40万吨,结合2018年行业产能情况,仍存在15-25万吨的产能缺口。
 
        3、功能母粒方兴未艾,将成为纤维母粒行业新的收入增长点
 
        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生产是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均把开发新一代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品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下游纺织产业对功能化、个性化纤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快速发展,将为整个纺织行业开发各种新型面料、提高产品档次、调整行业产品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舒适、高档、保健、自然等成为了新时尚,对服饰多样化、功能化、个性化需求的提高,使得高附加值差别化、功能化纤维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认为,目前行业已研发出蓄能、夜光、抗老化、竹炭、远红外、彩色阻燃、抗菌、光致变、隔热、磁性、导电等十余种特种功能母粒,并仍在不断开发新的品种,以满足纤维产品差别化、功能化发展的需求。到2022年,功能性纤维的产量预计将达到460-500万吨,同时功能母粒的使用比例也将提升至20%左右,届时市场对功能母粒的需求量将达到2-4万吨,结合2018年行业产能情况,功能母粒仍存在1.5-3.5万吨的产能缺口。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