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传统增塑剂受内外夹击 环保型增塑剂迎发展

2015-12-10 13:50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传统增塑剂受内外夹击 环保型增塑剂迎发展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4项关于儿童玩具新国标,新标准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标准中对儿童玩具中的增塑剂作了限制,这项规定与美国的相关规定一起,对作为原料的传统增塑剂形成了内外夹击,市场份额将进一步缩减。

        由于对含有增塑剂的塑料制品危害认识不同,其认可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不同,因而各国对增塑剂使用限制也不同。近几年,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在不断制定和修改其现有的塑料制品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早在2005年,欧盟已明确禁止DINP、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DNO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这3种高相对分子质量增塑剂在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以及其他儿童用品中使用。出于对公民健康状况的考虑,2012年,丹麦率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禁用DBP、B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及DEH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这3种邻苯二甲酸盐类增塑剂。

        在美国,现行《消费品安全改进法》中临时限制的增塑剂DINP将被永久限制,另外4种新的增塑剂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PEN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HEX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和DCH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也将被永久限制。变更后,儿童玩具或儿童护理产品中被永久限制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达到8种,每种物质的限量为1000PPm。

        在我国,PVC制品中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主要品种有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等。其中,塑料制品含增塑剂比重较大的主要是食品包装和玩具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比重在28%左右。

        而即将实行的新标准对儿童的保护也更为全面严格,增加了对DBP、BBP、DEHP、DOP、DINP、DIDP等6种增塑剂的要求,限量值不得超过0.1%,同时也增加了对声响、磁体和磁性部件、燃烧性的要求,对有害物质的控制范围更为严厉。该限量值与欧盟的现行规定等同。

        这一标准对于国内传统增塑剂行业无疑是重大利空。今年以来,增塑剂行业本就形势严峻,受制于终端持续不力,盈利预期有限,部分厂家装置甚至处于经常性或间断性停车状态,下游消费市场增长缓慢等因素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儿童玩具新标无疑抬高了塑料制品的门槛,将对增塑剂行业带来冲击。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认为,在国家大力提倡安全环保前提下,未来增塑剂将向安全、绿色和专业的方向发展,环保型产品包括高碳醇酯类、柠檬酸酯类、环氧类、聚酯类、生物降解类。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无毒的绿色增塑剂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更多化工行业前景分析请关注新思界产业!
关键字: 化工行业前景 塑料 增塑剂 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