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这份意见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点工作拆解为9个大项,41个重点任务。这些重点任务又被进一步细分,延展出94个具体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有具体的部门负责,共涉及部门90个。
在九大项重点工作中的第二项“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中共有六个重点任务,这其中就包括“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化解产能过剩虽然已经是政府工作报告清单中的常客,但“去产能”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成为了2016年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在今年的清单上自然也被着重强调。
报告指出,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对违规行为严肃查处。
针对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这项任务,国务院强调既要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又要保证职工安置不出问题,涉及的行业广、任务多,因此总共有17个部门参与这项任务,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土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资委、质检总局、安监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能源局、煤矿安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这些困难包括进出口总额下降,投资增长乏力,地区、行业走势分化,环境约束上升等等。进入2016年,经济领域最热的词,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受关注就是“去产能”。在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化解过剩产能,重新寻得供需平衡,便成为2016经济改革的重点任务。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
行业分析师表示,面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并结合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去产能”对我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一步。中国经济若要继续发展,我们追求的就必须是“质”为先,而不是“量”为先。首先廉价劳动力这一项在我国已经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另外,国内外需求的疲软也给众多行业以致命的打击。所以,当下对中国的众多企业来讲,“去产能”以后再“轻松上阵”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更多
宏观环境分析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