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大圆柱电池量产和应用加速 预镀镍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2025-08-04 17:34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大圆柱电池量产和应用加速 预镀镍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预镀镍是指先在基材表面镀上镍层,再通过高温退火处理,让钢层和镍层之间相互扩散渗透形成镍铁合金层的技术工艺。预镀镍可用作锂电池壳体材料,适用于圆柱电池、方型电池,目前大圆柱电池是预镀镍主要应用。

  钢材、铝材、铝塑膜是锂电池常用的壳体材料,其中圆柱电池多采用钢材作为壳体材料。传统钢材采用后镀镍工艺(将冷轧钢板冲制成钢壳后再进行电镀),但后镀镍工艺存在电镀层易龟裂、加工性能较差、耐腐蚀性差等问题。相比于后镀镍工艺,预镀镍工艺可以精准控制镀层的厚度,能极大提升钢带的一致性、耐腐蚀性、气密性、安全性等性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预镀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锂电技术发展,市场对锂电池及其壳体材料要求不断提升,为满足电池壳体轻量化、低成本、高抗压要求,钢材镀镍工艺逐渐成为相关企业升级重点,预镀镍工艺关注度随之提升。

  近年来,圆柱电池技术不断成熟,出货量逐年攀升,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同比增长超20%,出货量达150GWh以上,出货企业包括宁徳时代、亿纬锂能、特斯拉、多氟多、鹏辉能源等。在圆柱电池加速量产和应用下,预镀镍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预镀镍工艺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产能主要集中在海外,主要生产商包括日本新日铁、东洋钢板、韩国TCC、欧洲塔塔等。我国掌握预镀镍工艺的企业较少,多依赖进口,但进口预镀镍采购周期长、成本高,预镀镍工艺国产化发展迫切。

  目前国内已有企业进行预镀镍工艺技术研发或产能布局,包括江苏威金迈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东方九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特安锂(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威金迈在预镀镍技术实力、产能方面走在行业前端,目前拥有年产6万吨镀镍带钢生产线,年产30万吨新能源电池壳专用材料(预镀镍板带)智能工厂项目处于筹建中。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基于预镀镍工艺的大圆柱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充放电效率等方面具备优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低空经济等领域对其应用需求不断释放,预镀镍市场空间随之扩大。目前我国企业已实现预镀镍工艺技术突破,部分企业产品性能可与日本、欧洲龙头厂商媲美,预镀镍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