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政策暖风吹 精准医疗成热点

2015-05-27 19:20      责任编辑:叶知秋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据悉,5月10日,国务院取消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在此之前,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等已多次出台政策,并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进行精准医疗、基因测序等领域的研究。国家卫计委官员透露,精准医疗计划有望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针对癌症等恶性疾病,一方面是加大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技术突破,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个性化治疗。而精准医疗要做到个性、高效及预防,重点在于筛查和诊断,基因测序等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是关键。
 
        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基因测序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以美国为例,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上已开始大面积应用,比如产前无创筛查、对癌基因筛查等。我国也在积极推动精准医疗和基因测序方面的技术突破。
 
        2014年3月,国家卫计委医管局发布通知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试点,明确试点的项目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
 
        2015年3月27日,我国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同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第31项是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取消的审批项目包括原来由国家卫计委负责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引导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管从事前准入转为事后监管,这将有助于激发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更多技术项目,推动精准医疗产业快速发展。
 
        从产业链上分析,精准医疗的上游为基因测序技术及服务,技术壁垒较低,未来会出现超大规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从而实现规模效应;中游的市场将分为自行解读和外包解读两大格局,其中,外包解读将催化产业不断涌现出各种创新服务模式;下游则主要为临床应用,包括肿瘤诊断、细胞治疗及个性化用药等方向。
 
        国内政策的放开,将对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等精准医疗相关领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精准医疗将成医疗行业的长期热点。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