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是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穿透医疗废物,振动物体中的水分子使其高速运动产生热量,使物体内部与外部同时升温,利用热量对病毒、细菌进行灭活,实现医疗废物消毒处理。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1年版)》显示,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五大类。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适用于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以及部分病理性废物处理方面。
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通过振动水分子使其摩擦产生热量,对含水率低的物体消毒效果较差,且处理金属物体时易出现电弧放电现象。在医疗废物中,较多物体含水量有限,且金属材质器械数量较多,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效果减弱。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29—2021)》由生态环境部发布,于2021年4月30日正式实施,对单独微波消毒、微波与高温蒸汽组合消毒等术语进行定义,对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作出规定。
2024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由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的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项目中,包括医疗废物清洁焚烧、高温蒸煮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处理量150千克/小时以上,燃烧效率70%以上)以及医疗废物微波、化学消毒处理技术装备。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医疗市场规模庞大,每年会产生大量医疗废物,同时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度不断提升,叠加疫情带来的国民安全防护意识提升,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废物处理需求旺盛,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空间大,特别是医疗废物微波与高温蒸汽消毒处理技术装备成为升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