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行业发展机会与挑战并存

2024-02-04 17:19      责任编辑:边向阳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行业发展机会与挑战并存
 
        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简称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近年来,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行业发展较为快速,驱动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促进行业发展。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战略方针,提出大力发展营养产业,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性食品,支持发展保健和健康食品等。政策不断加强国民营养与健康有关产业的支持力度,利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不断健全,推动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消费者健康意识逐步增强,推动特医食品需求增长。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出现较大变化,大量“富贵病”、“亚健康状态”等使人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用于健康方面的投入也呈现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各类疾病的发病人群增多,特医食品消费群体壮大。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9年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指出,虽然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形势较好,但行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题亟待解决。

        其一,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起步时间较晚,产业发展存在薄弱环节。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起步较晚,现阶段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研发方面,我国特医食品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研发人员数量少,研发投入与外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在产品结构方面,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数量与健康需求不匹配,产品配方多模仿国外,产品创新不足,竞争力有待加强;在产业链配套方面,乳蛋白等核心原料依赖进口。

        其二,特医食品科普宣传不全面,产品认知度较低。特医食品面向的群体比较特殊,产品宣传和科普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加上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起步较晚,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尚浅。在临床应用方面我国临床营养学科正在建设之中,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医院发展不均衡,大部分临床科室对特医食品不了解,导致产品没有广泛使用。在科普宣传方面,我国对营养科学、特医食品的科普宣传并不全面,多数普通消费者及特殊人群对营养科学和特医食品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产品认知度较低。

        其三,行业监管严格,取得注册证的难度较大。我国对特医食品实行严格的监管,《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总局关于给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过渡期的公告》提出,自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生产或向我国境内出口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依法取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

        但我国特医食品取得注册证的要求较多,审批较为严格,在配方、研发能力、生产设备、临床试验等各个环节都有要求,审批时间长且有使用期限。然而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起步晚,现阶段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和实力不足,无法达到相关要求。

        其四,医疗保障不够健全,特医食品作为国民营养计划的重要一环,能够解决老龄化、慢性疾病、营养预防和治疗及医保节资等相关问题,我国特医食品的需求潜力较大,然而我国特医食品相关的医疗保障还不够健全,目前国家医保局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包括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费用,特医食品几乎未被包括在内,从而限制了特医食品需求市场释放。

关键字: 特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