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蛋白是一种具有自发荧光特性的蛋白质,可从水螅虫纲、文昌鱼、珊瑚类动物、桡足类动物等海洋生物中提取而来。荧光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0-30kD,分子结构中有色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残基,其能够吸收外部光能量并发出荧光。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突变技术,荧光蛋白可产生多种颜色。根据发射颜色不同,荧光蛋白可分为绿色荧光蛋白(GFP)、红色荧光蛋白(RFP)、蓝色荧光蛋白(BFP)、青色荧光蛋白(CFP)、黄色荧光蛋白(YFP)、橙色荧光蛋白(OFP)等。荧光蛋白来源广泛,随着研究深入,新型荧光蛋白不断涌入市场,如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
除发射颜色外,激发波与发射波、PH稳定性、光稳定性、寡聚化、单体性质、荧光强度及亮度、融合位置等性状也是荧光蛋白使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荧光蛋白可通过荧光显微镜、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流式细胞仪等仪器检测。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荧光蛋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荧光蛋白具有荧光特性,是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荧光蛋白应用涉及到蛋白质定位和功能研究、蛋白质互作研究、基因表达分析、高通量药物筛选、报告基因、分子探针、体内成像、生物标记、基因编码传感器、荧光生物传感器、细胞系示踪研究等多个领域。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最早发现、应用较为广泛的荧光蛋白。GFP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从维多利亚发光水母中分离得到。GFP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照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GFP荧光稳定、相对分子质量小,基于GFP运用突变技术可衍生出其他荧光蛋白,如蓝绿色荧光蛋白、蓝色荧光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dEGFP)、增强型蓝绿色荧光蛋白(ECFP)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荧光蛋白相关企业有Thermo Fisher Scientific、Addgene、Promega Corporation、Evrogen、Columbia Biosciences、罗氏、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维真生物等。在特定条件下,荧光蛋白能发出穿透性较强的荧光,基于其荧光特性,荧光蛋白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应用广泛。荧光蛋白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深入、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进步,荧光蛋白应用需求将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