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可分为2D ICE、3D ICE、4D ICE,目前2D ICE市场发展较成熟,行业格局较为稳定,头部供应商有强生、波士顿科学、雅培、西门子等,其中强生市场占比近九成。4D ICE是未来ICE发展方向,也是当前国内外企业研发重点方向。
心腔内超声(ICE)是通过将超声探头置于心腔内部,发射并接收超声信号,来精确获取心脏解剖结构、心脏血流动力学等信息的实时成像。ICE是超声心动图诊断新技术,与经食管超声(TEE)、经胸超声(TTE)等技术相比,ICE技术具有手术效率高、无辐射、图像清晰、风险低、操作简单等优势,近年来,随着技术突破,ICE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4D ICE(心腔内超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4D ICE行业存在极高的技术壁垒,涉及到AI算法能力、电子矩阵工艺、定制化信号链芯片等方面。全球范围内,4D ICE相关研发企业有强生、西门子医疗、雅培、飞利浦、霆升科技、心寰科技等。飞利浦、强生等企业的4D ICE已在国外获批上市,但目前暂未进入国内市场,我国4D ICE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企业研发能力提升,4D ICE有望成为ICE领域国产替代突破口。
ICE适应术式广,包括左心耳封堵术、二尖瓣成形术、房颤射频消融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术式。与2D-ICE相比,4D ICE在成像视野、建模质量、X线用量、精准度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心脏疾病趋于复杂化,临床诊断需求不断升级,将为4D ICE市场发展带来广阔增长空间。
心脏电生理是ICE重要应用场景,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心源性卒中、结构性心脏病等患者众多,ICE潜在需求空间广阔。同时国家政策支持ICE临床推广应用,福建等地区已将ICE纳入集采范围。为规范ICE临床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专家共识》于2022年11月发布。整体来看,在政策、需求等多方面驱动下,ICE应用将越来越广泛,4D ICE替代空间广阔。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4D ICE是新一代ICE产品,在成像视野、建模质量、安全性等方面优于主流产品2D ICE,未来随着技术突破、临床诊断需求升级,4D ICE有望加速替代2D ICE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但目前来看,我国4D ICE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尚无获批产品,行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