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在实际应用中,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可提高检测精确度、降低操作误差。此外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可与荧光素、酶、铁蛋白、凝集素、SPA、放射性核素等多种标记产品联合,用于蛋白、激素、抗原、抗体、受体等多种生物学反应体系中。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是一种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是利用亲合素与生物素之间的高亲和力结合以及多级放大效应来进行各种生物标记和示踪分析。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末,基于其高特异性、广适用性,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微量抗原/抗体定性定量检测、蛋白/核酸/脂类检测、蛋白纯化、定位观察研究等多个方向。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受技术限制,高端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市场主要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如德国Mediwiss、AAT Bioquest、Avidin、solarbio等。但近年来,随着本土技术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提升,我国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及相关产品供应能力不断增强,产品国产化进程加快。
生物素又称为维生素B7,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动、植物组织中分布广泛。活化生物素在交联剂作用下,可与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生物大分子偶联。生物素在饲料添加剂、医药、食品饮料等领域应用广泛,我国是生物素生产和出口大国,2022年,我国生物素行业产量达到430吨以上,主要生产企业有圣达生物、新和成、天新药业等。
亲和素又称为抗生物素蛋白、卵白素,是一种碱性糖蛋白。由于亲和素带有糖链侧,易与细胞表面的多糖发生非特异性亲和,为解决这一问题,链霉亲和素(SA)应运而生。与亲和素相比,SA适用范围更广泛。生物素与SA之间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每条SA肽链可以结合1个生物素分子。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凭借其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特异性、适用性等特点,目前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分子生物、免疫分析、体外诊断、肿瘤诊断、生物免疫传感器等领域。同时得益于技术突破、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我国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及相关产品供应能力也不断增强,行业发展逐渐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