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组学技术是通过对组织微环境中不同类型细胞的核酸或蛋白进行标记,以获取复杂细胞表型、细胞功能状态以及细胞与组织微环境空间结构关系,实现生物标志物可视化并建立相应数据分析模型。空间组学是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之一,其弥补了单细胞测序技术无法获取细胞空间分布信息的缺陷,在癌症早筛、药物开发、免疫研究、基础研究、生物标志物鉴定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空间组学技术整体可分为基于测序的空间组学技术、基于成像的空间组学技术两大类。空间组学主要包括空间代谢组、空间蛋白质组、空间转录组三种类型,其中空间转录组学技术较成熟、研究进展较快,市场上相关技术平台有华大Stereo-seq、10x Xenium、10x Genomics Visium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空间组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下一个风口,空间组学备受市场关注,全球各大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空间组学市场,包括10x Genomics、Bio-Techne、Nanostring、罗氏诊断、丹纳赫等。近年来,基于空间组学的学术文章呈爆发式增长,但总体来看,目前全球空间组学行业仍处于发展前期,行业发展面临着流程复杂、成本高、缺乏高效的计算分析工具等问题。
得益于研究资金投入加大、技术迭代,全球空间组学市场发展势头较好,2022年全球空间组学市场空间达百亿美元以上。目前全球空间组学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其中北美地区占据市场最大份额。
目前我国空间组学行业处于萌芽期,为降低竞争压力,国内企业正通过差异化优势切入市场。我国空间组学相关企业有源星智造、赛陆医疗、德运康瑞、深圳贝普奥、谱天生物、青莲百奥等。我国空间组学市场景气度较高,行业内投融资事件较多,其中2023年上半年,我国各组学融资事件达十余起。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空间组学可提供组织和细胞之间的空间关系信息,在癌症早筛、药物开发、生物标志物鉴定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全球空间组学市场景气度较高,在资本助力、技术迭代驱动下,未来几年,空间组学有望逐渐从科研市场向临床市场转化,随着临床应用扩展,空间组学市场空间将呈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