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医用材料,是指应用在医疗领域,形态、结构、性能能够逐渐被破坏,自行分解消失,或者产物能被机体吸收代谢,整个降解过程以及降解产物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材料。可降解医用材料包括天然可降解医用材料、合成可降解医用材料两大类。
可降解医用材料的功能主要包括组织修复、介入治疗、伤口愈合、药物输送等。可降解医用材料必须具备生物相容性好、无致畸致癌作用、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力学性能优良、可水解/酶解、降解产物可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降解时间易于控制等特点。
天然可降解医用材料主要有胶原蛋白、纤维蛋白、明胶、透明质酸、甲壳素、纤维素等;合成可降解医用材料又包括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可降解医用生物陶瓷材料、可降解医用复合材料等,主要有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镁及其合金、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等。
可降解医用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在手术缝合线、手术器械、植入性器械、骨修复材料、腔静脉过滤器、口腔修复膜、外科敷料、药物传输载体、美容填充物等产品制造中,应用在手术室、神经科、心血管科、消化科、骨科、牙科等多个科室以及医美行业。其中,植入性器械用可降解医用材料技术含量高,产品例如冠脉支架、骨科植入物等。
在全球范围内,可降解医用材料生产商主要有美国Poly-Med、美国Zeus Industrial Products、德国KLS Martin、德国赢创、荷兰帝斯曼、荷兰Corbion、日本三井化学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但高性能医用材料研发创新实力依然不足,大多数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目前能够生产的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产品对外依赖度大。可降解医用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用材料,我国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少,特别是高端的植入性器械用可降解医用材料,我国与欧美国家技术差距明显,未来还有较大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