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房颤射频消融是主流房颤消融技术 未来市场空间将受挤压

2023-01-05 17:40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房颤射频消融是主流房颤消融技术 未来市场空间将受挤压

  房颤射频消融,是房颤消融技术的一种,是利用高温使心脏异常组织脱水坏死,恢复心脏跳动规律,从而达到房颤治疗目的。
 
  房颤即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脏手术等均会诱发房颤。在我国慢病患者不断增多、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背景下,房颤患者不断增长,目前已达到2000万例左右。房颤会使人运动受限,生活质量变差,还会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目前,房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药物治疗,但无法根治且存在副作用,因此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需求量不断上升。
 
  射频消融(RFA)属于热消融治疗技术的一种。房颤射频消融,是通过血管介入疗法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双侧股静脉,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脏,定位异常心脏组织,精确针对病灶放出射频电流,使组织细胞内的正负离子高速运动产生热量,进而脱水干燥坏死,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目的。房颤射频消融技术精准度高,对病灶周围心肌组织损伤小,不会影响心脏功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房颤射频消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量持续扩大。2016-2022年,我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量年复合增长率为27.4%,2022年达到13.2万例;预计2023-2028年,我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量将继续以18.6%左右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现阶段在我国市场中,房颤消融技术主要是房颤射频消融与房颤冷冻消融两种。房颤射频消融研究与应用时间最长,目前技术成熟,疗效稳定,但需高温治疗,患者疼痛度较高。房颤冷冻消融是利用迅速冷冻方法来破坏心脏异常组织细胞,治疗时间更短,患者疼痛度低,并降低了并发症,是一种创新技术。此外,精准度更高、并发症更低的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研究热情高涨,预计两年内有望实现商业化。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当前,房颤射频消融在我国房颤消融市场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2022年市场份额占比达到88%。我国房颤射频消融器械市场主要由强生、雅培两大国外企业垄断,本土企业主要是微创电生理(微创医疗)。但长期来看,房颤射频消融市场空间将逐渐被新技术所挤压,预计到2028年其市场份额占比将降至66%左右。
 
关键字: 房颤消融 房颤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