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房颤消融主要有三大技术路线 本土企业布局速度加快

2023-01-05 17:38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房颤消融主要有三大技术路线 本土企业布局速度加快

  房颤消融,是心房颤动常见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破坏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
 
  心房颤动(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目前,我国房颤患者数量达到2000万左右。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均会导致房颤,而房颤最终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房颤消融是常见的房颤治疗技术。
 
  现阶段,房颤消融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脉冲电场消融三大技术路线。射频消融(RFA)利用热效应使异常心脏组织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应用时间最长,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但患者需耐受高温,疼痛度较高。
 
  冷冻消融利用迅速冷冻技术摧毁异常心脏组织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患者无需耐受高温,疼痛度较低,且治疗速度更快,并能够有效减少血栓等并发症,但技术较新,目前市场中产品较少。
 
  脉冲电场消融(PFA)利用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技术选择性地杀伤异常心脏组织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精准度高、并发症低、安全性高、易于操作、手术速度快等优点,是最新一代房颤消融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现阶段在我国房颤消融领域,射频消融是主流技术,2022年其市场份额占比达到88%,余下12%市场由冷冻消融所占据,脉冲电场消融尚未实现商业化。未来5年,我国房颤消融市场中,射频消融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冷冻消融市场占比将快速提升,挤压射频消融市场份额,但其也面临着脉冲电场消融的市场竞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房颤消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房颤消融手术中,射频消融数量占比93%,冷冻消融占比7%。2022年,我国房颤消融手术数量达到15万例,其中,射频消融占比88%,冷冻消融占比12%。预计2023-2024年,脉冲场消融将在我国实现商业化。预计2028年,我国房颤消融手术中,射频消融占比66%,冷冻消融占比25%,脉冲电场消融占比9%。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国房颤消融器械市场中,强生、雅培主营射频消融产品,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美敦力主营冷冻消融产品,市场份额占比较小。我国房颤消融器械市场由国外企业垄断,本土企业正在加快布局步伐,主要有康沣生物、微创医疗、安钛克、心玮医疗等。其中,康沣生物主要布局房颤冷冻消融器械,同时也在布局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微创医疗主要布局房颤射频消融器械,同时也在布局冷冻消融技术。
 
关键字: 房颤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