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机器人,是能够协助失能、半失能患者行走的一类机器人。在失能、半失能患者中,部分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行走,部分需要安装假肢再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行走,还有部分即使采用康复训练其恢复效果依然不显著。康复训练需要医师与患者一对一进行,对医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高,我国康复医师缺口巨大,导致医疗机构、康复中心接待压力大。在此情况下,助行机器人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过2.6亿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过2.0亿人。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发病率还在不断提升,而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传统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之外,患者依靠轮椅移动,骨骼、肌肉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叠加康复医师缺口巨大,助行机器人研发重要性突出。
助行机器人按照外形来划分,可以简单分为轮椅式、外骨骼式两大类。轮椅式助行机器人外观与电动轮椅接近,同样是代替患者进行移动,但其配置牵引臂,可以在轮椅上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能够助力患者从轮椅上站立起来,协助患者开展传统康复训练。
外骨骼式助行机器人穿戴在患者身体上,带动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可根据人体行走速度自动调节助力力度,适用于脑卒中等疾病引起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或下肢力量不足老年人,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可以锻炼骨骼、肌肉能力,从而完成康复训练。由于穿戴在人体上,外骨骼式助行机器人应用场景更为多样,可以在狭窄空间内移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中国助行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总的来看,助行机器人可以帮助能够独立行走但行走能力较弱的人群,疾病导致的偏瘫、截瘫患者,以及帕金森患者完成起立、行走、坐下等动作,同时能够锻炼患者的骨骼、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独自运动能力,可以在医院、康复中心、家庭中使用。我国截瘫、偏瘫患者数量大,其中多数人群有康复需求,助行机器人市场空间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海外市场中,助行机器人相关厂商主要有美国Ekso Bionics、以色列Rewalk、日本Cyberdyne等;在我国市场中,助行机器人相关企业主要有作为科技、傅里叶、迈步机器人、程天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