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设备(简称MRI),是伴随着电脑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崛起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是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像的一种医学成像方式。根据产生磁场原理的不同,我国市面上的磁共振设备主要分为永磁型和超导型两大类型。其中,超导型磁共振设备凭借其磁场均匀性高、稳定性好、图像质量好等优点,逐渐替代永磁型成为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的主流产品。
超导磁共振设备,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高端医疗影像诊断设备之一,被誉为“医疗航母”,在医疗领域有着较高的地位,但由于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高,我国本土企业自主生产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国内超导磁共振设备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但在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医疗机械设备“国产化”的投资力度,我国本土超导磁共振设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超导磁共振设备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和利好政策的持续引导下,我国超导磁共振设备出货量保持逐年递增态势。根据IPSOS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我国1.5T和3.0T超导磁共振设备出货量合计达到1544台,同比增长了3个百分点;其中,1.5T超导磁共振设备的出货量达到1115台,占比超过70%;而3.0T超导磁共振设备的出货量达到了429台,虽然市场占比较小,但发展速度与1.5T超导磁共振设备相比更快。总之,目前我国超导磁共振设备市场发展迅速,其中1.5T型仍是市场的主流产品,但3.0T型发展潜力更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医疗机械设备“国产化”的投资力度,我国本土超导磁共振设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市场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具备着较大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的企业,但从技术实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国外品牌仍占据较大的优势。就目前来看,我国从事超导磁共振设备生产的企业包括:深圳安科高技术、奥泰医疗系统、深圳市贝斯达医疗器械、苏州朗润医疗系统、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上海联影医疗科技等,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超导型磁共振设备凭借其磁场均匀性高、稳定性好、图像质量好等多种优点,逐渐成为我国MRI市场的主流产品。而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国产化医疗机械设备投资力度的背景下,我国国产超导MRI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但目前与国外品牌相比仍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在未来,我国本土企业还需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及磁场强度,提升国产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