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主要包括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等,其中医疗辅助机器人是能辅助医疗过程,并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和提升医护效率的医疗机器人,细分产品有采血机器人、输液配药机器人、胶囊内镜机器人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凸显,以及国民健康意识不断加深,医疗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但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务人才短缺,限制了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医疗辅助机器人逐渐兴起,其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从政策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包括医疗辅助机器人在内的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例如《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医疗辅助机器人行业发展持续向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医疗辅助机器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在市场需求刺激、技术升级以及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医疗机器人已经成为医疗器械市场中最活跃的行业之一。2019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43.6亿元,其中医疗辅助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8.6亿元。
从产业链来看,医疗辅助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层,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等产品;中游为整机生产制造层,下游为终端应用层,涉及到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等应用场景。整体来看,我国医疗辅助机器人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升。
从国内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医疗辅助机器人的区域集聚性较高,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医疗辅助机器人产业实力较为雄厚,此外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医疗辅助机器人生产厂家较多。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医疗辅助机器人生产企业有金山科技、安翰科技、卫邦科技、迈纳士等。整体来看,我国医疗辅助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目前行业格局尚未成型,新进者入局机会较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刺激、技术升级以及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医疗辅助机器人市场规模随之增长。随着我国相关技术日益成熟,以及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未来我国医疗辅助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