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又被称作为植入式隐形眼镜,经过临床20年验证,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高端的近视矫正方案。与激光矫正不同,ICL是通过微创手术将特殊晶体植入眼内,对角膜无损伤,矫正后视力更清晰,可以用于治疗高度近视、近视、散光等,是近视矫正行业的新趋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ICL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ICL通常用于高度近视治疗,根据我国相关规定,高度近视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等于600度。受电子产品普及、学习压力重等因素影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增长,在2020年预计达到55%,2020年我国近视人口高达6.4亿人,其中高度近视患者约有7200万人。高度近视患者人数的不断增长,为ICL行业发展奠定基础,未来ICL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在2019年我国ICL市场规模约为4.5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0亿元以上。
ICL手术所需的人工晶体材料要求较高,需要结构柔软且富有弹性,当前ICL所需的材料只有STAAR生产的Collamer晶体材料,该材料拥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轻松植入眼睛内,而且能够在眼镜内保持舒适自然的状态。
美国STAAR企业在ICL领域布局时间早,早在1996年首款ICL产品上市,2005年首款ICL产品通过FDA审批。STAAR Surgical是全球首个ICL产品的发明者,处于ICL市场垄断地位,ICL也是STAAR公司的发展重要因素,在2019年STAAR实现总营收1.5亿美元。在2020年第三季度ICL销售额创下新纪录,达到4100万美元,同比2019年第三季度增长了20%以上。
ICL市场需求方面,受疫情影响以及本土医疗水平的限制,2020年印度和中东地区对于ICL需求较少,市场表现欠佳,而北美、欧洲和亚太市场需求强劲。亚太地区是ICL主要消费市场,其中中国是全球范围内ICL最大市场,在2019年ICL在中国区域销售额达到0.65亿美元,占总销售规模的40%左右,日本占比约为18%。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我国高度近视患者数量持续攀升,为ICL行业发展奠定基础,未来我国ICL市场发展潜力巨大。ICL生产方面,对于技术以及材料要求较高,当前主要被STAAR垄断,我国是其最大的消费市场,年进口需求较高。我国ICL市场潜在需求较高,未来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ICL市场需求持续攀升,ICL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