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耳廓别名人造耳朵、耳再造,是针对耳部轮廓先天不足,或缺少外耳等情况进行的手术修整;其手术方式是采用自体肋软骨或人工材料,替代耳部软骨支架,从而恢复耳部形态的手术。耳廓再造的种类如下:1、耳朵完全缺损,触摸没有感觉。最常见的再造方法是取肋软骨,通过埋肋软骨把耳廓造出来,后期修复雕刻出。要注意的是耳廓即使做出来,跟正常的看上去不是完全一样,有略微差异;2、如果缺损较少,可以采用局部软组织修复的方法,做小的整复手术。
从患者数量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在1500万左右,其中有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者比例在1:2000到1:20000,各地区发病率有所差异,但由于人口规模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人数较多,加之环境污染、不良饮食及用药可能导致新生儿畸形比例上升,我国人造耳廓市场规模较大,且极具发展潜力。据新思界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人造耳廓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人造耳廓市场规模达1.85亿元,同比增长9.6%。
随着纳米技术、高分子等材料技术的发展,新的、更适宜的材料或将应用于人造耳廓领域,进而对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人体肋软骨制造的人造耳廓形成一定的替代,这将为人造耳廓领域的发展打开新的天地。从长远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体细胞及组织再生技术将不断进步,未来该项技术或将应用于人造耳廓领域。总之,人造耳廓行业无论是市场面还是技术面均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新思界
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在中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整形外科的人才培养、技术水平、医疗环境、整体规模都有了较大发展,治疗的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多,并逐渐形成了若干家实力强、知名度高的整形外科医院,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等,其均具备较强的人造耳廓实力,并在业界拥有良好的声誉,其成熟的团队、良好的医术也吸引了众多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前往治疗,进行人造耳廓手术。未来,在下游患者需求增多的背景下,中国具备人造耳廓手术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将继续增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从而为人造耳廓手术提供更多的技术和理论支持,进而推动中国人造耳廓手术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