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BCMA靶点成为肿瘤治疗研发热点 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20-12-14 14:33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BCMA靶点成为肿瘤治疗研发热点 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白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一种重要的B细胞生物标志物,广泛存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是多发性骨髓瘤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热门免疫治疗靶点,已成为继CD19之后第二大最受欢迎的抗癌细胞疗法靶点。当前针对BCMA靶点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二是双特异性抗体,三是抗体药物偶联物。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BCMA靶点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针对CAR-T进行研究的企业有新基/蓝鸟生物、Poseida Therapeutics、强生/南京传奇、新基/Jun Therapeutics、Allogene等,其中新基/蓝鸟生物研发的产品已经进入III期实验阶段,是该领域进展最快的企业。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目标是延长缓解时间,但以上CAR-T疗法在缓解持久性方面效果较差,未来针对BCMA CAR-T疗法的持久性研究将是重大难题。
 
  当前针对ADC疗法进行研究的企业数量较少,主要有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新基/Sutro Biopharma,其中葛兰素史克研发的Blenrep于2020年8月通过美国FDA批准,作为单药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虽然Blenrep是首款获得批准的抗BCMA疗法,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且缓解率和持久性也不具备较大优势,因此发展受限。
 
  针对双特异性抗体领域的研究企业有安进、新基、强生、辉瑞、再生元等,其中安进的AMG 420是进展最快的疗法。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作用原理与CAR-T疗法较为相似,但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更容易实现大范围推广。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患者必须在大型医院中接受治疗,因此限制了针对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推广。
 
  在国内BCMA疗法的研究中,当前南京传奇生物所研究的CAR-T疗法LCAR-B38M/JNJ-4528,是目前较为火热的在研产品。科济生物自主研发的全人抗BCMA CAR-T细胞(CT053)目前进度较快,已经获得NMPA、FDA等实验许可。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当前针对BCMA靶点的疗法多样,包含的企业众多,但大多企业仍处于临床试验II期,距离上市仍有较大的距离,未来BCMA靶点研究仍有较大空间。而就BCMA靶点的治疗方案来看,由于以上三种方法均未达到最终效果,因此目前无法进行比较,而多发性骨髓瘤又普遍存在高复发率,治疗方案以及药物的多样性更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BCMA靶点三种治疗方案未来均有较大发展机遇。
 
关键字: BCMA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