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服用药物干预、进行外科治疗这三种。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对相应药物的消费需求也随之扩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而老年人口的增加,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骨质疏松患病率的提升。预计在2020年底,中国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数将超过2.8亿人,在2050年将会上升至5.3亿人以上,且逐渐朝着“年轻化”趋势发展,这为我国骨质疏松用药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骨质疏松用药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不断增加的患者人数,推动着我国骨质疏松用药市场的持续扩张,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51.3亿元发展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25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8%。从细分类型来看,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用药市场上的产品类型主要包括钙制剂、维生素D以及骨病治疗药这三大类。其中钙制剂占比最大,约为52%;其次为骨病治疗药,占比约为28%;而维生素D占据着20%的市场份额。总的来看,我国骨质疏松用药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我国从事骨质疏松药物生产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主要包括辉瑞制药、安士制药、北京康远制药、哈誉衡药业、哈药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具体分为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两大阵营”,其中辉瑞制药和安士制药作为外资企业,拥有着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雄厚的研发基金,合计占据着国内市场超过40%的份额,而内资企业市场竞争力与之相比较为薄弱。我国骨质疏松用药市场由外资企业占据主要地位。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骨质疏松用药市场规模扩大主要源于两大因素:一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巨大的骨质疏松症治疗需求;二是新靶点药物的上市不断提升了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效果。就目前来看,我国骨质疏松用药市场发展迅速,但市场主要资源仍然集中在少数外资企业手中,而本土企业还需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