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会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据新思界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中国饱受痛经困扰的女性数量已经增长至12740万人,痛经药物潜在需求空间非常大。
痛经药物包括中药材、中成药、西药等。中药材产品有川楝子、川芎、桃仁、枳壳、红花等;中成药有痛经宝颗粒、丹莪妇康煎膏、乌鸡白凤丸、妇科千金片、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同仁堂妇女痛经丸、同仁堂妇康宁片、广宇妇康宁片、田七痛经胶囊、鲜益母草胶囊、定坤丹等;西药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口服避孕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解痉镇静剂、维生素类等。美国、欧洲等国家痛经药物以西药为主,中国以及中国周边国家痛经药物中中成药的比重较高,其中中国达90%以上。
Midol、Naprogesic等西药产品在治疗痛经上虽然见效快,但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部分人群药效不明显,还容易产生赖药性。相反,中成药不良反应小、且治疗效果好,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痛经人群的欢迎。国外企业也逐渐参与到中成药的竞争中来,如拜耳集团全资收购丹莪妇康煎膏生产企业——昆明滇虹药业。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9-2023年痛经药物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2018年,全球痛经药物市场规模为260亿元左右,生产企业和需求用户都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行业地区;2018年,中国痛经药物市场规模为100亿元左右,其中中药材和中成药的占比在99%以上。痛经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对自身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提升,且女性的消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除了治疗类药物外,一些包含多个疗程的经期调理药品也受到女性青睐。
中国痛经药物市场产品种类众多,企业数量也较多,市场竞争激烈,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等是中国痛经药物市场的重点企业。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痛经患者数量较大,再加上未来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更加完善,医疗报销范围增大,中国痛经药品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