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是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组设备。按照临床功能,消化内镜可分为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肠镜、超声内镜、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等,其中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应用较多。
长期以来,消化内镜经历了硬式内镜、半可屈式内镜、纤维内镜以及电子内镜和超声内镜等多个阶段,临床应用也从最早的诊断拓展至诊疗一体,在临床中得到普及。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消化内镜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消化内镜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消化道检查、内镜下黏膜病变治疗、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超声内镜等。中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基数大,虽然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发病率相对美国和日本较低,但是患病人员数量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中国消化内镜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国内基层医疗的市场需求提升、高性价比的国产设备出现,基层医院的配置需求有望加速释放,中国消化内镜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事实上,中国消化内镜医疗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且在内镜大手术中做了很多创新型的术式。但是相对于消化内镜医疗水平而言,中国消化内镜、耗材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软性内窥镜技术密集,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全球范围内奥林巴斯、富士、宾得等企业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内也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伴随着技术进步,中国部分企业如开立医疗、澳华医疗逐步实现消化内镜自主生产,但是市场占有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消化内镜耗材方面,全球范围内波科、奥林巴斯、库克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支持,以南微医学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也在快速崛起,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增长。
新思界
产业研究中心人员表示,伴随着中国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企业在消化内镜及耗材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中国内镜医疗水平居全球前列,临床经验丰富,创新术式也为消化内镜及耗材企业提供创新机会,成为中国消化内镜及耗材研发生产企业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