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已经在我国传承了将近三千年,近几年又重新迎来发展良机,各类中医馆纷纷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这是我国中医药的首部法律,同时中央和地方将陆续出台多项配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医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入中医馆领域。
另外,中国是全世界增长最强劲的医疗市场之一,推动社会资本办医疗,已是国家医疗改革的大方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国退民进,一个价值以万亿计的医疗服务市场将向民营资本释放,其中中医馆以其独特的优势被更多的投资者青睐。首先,中医简便验廉,尤其对许多慢性疾病都有独特优势;其次,患者在看中医时,更重视的是人际之间的关系,相对更重视医生的品牌而非公立医院的品牌;第三,投资中医对资本规模要求较小,盈亏平衡点较低,如能实现连锁化运营,将取得较高的收益;第四,伴随着医疗改革,国家对医保负担较低、简便验廉的中医医疗正越来越重视,相关政策亦越来越倾斜和支持中医的发展;最后,面对遍布且实力强大的公立医院,中医院成为资本切入医疗市场的最好入口。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中国中医馆产业市场投资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54243个,比上年增加4716个。其中:中医类医院4566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9632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5个。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院增加328个,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增加4391个。2017年,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总收入达到3648亿元,增速保持在10%以上。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表示,整体上来看,在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目前我国中医馆行业发展态势较好,但是在市场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中医馆行业格局分散,呈现“小、乱、散”的状态。这种局面不仅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给求医者的健康带来较大的隐患。
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所发出的积极信号,即在近些年市场的洗礼下,中医馆行业龙头初步显现,国内规模较大的中医诊所连锁集团固生堂、和顺堂、养和医药等,在发展模式上逐渐走向成熟,发展态势较好。其中固生堂拥有33家连锁医馆,5名国医大师,24名国家名中医,打造“中医合伙人”计划管理模式;与公历医疗体系合作,提供优质服务。和顺堂则是打造“名药、名医、名馆、名厂”3+1经营管理模式,拥有连锁中医馆56家,各类名老中医超过260人,在30多家医院开设精品中药房,自建精品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养和医药由药店转型,采取“直营门店+坐堂中医诊所+连锁门诊”模式,目前由1位国医大师领衔80位名医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