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的某部分,以非侵入式的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医学影像产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上游是影像设备,包括零部件厂商、整机厂商、配套软件;下游为影像诊断,包括医生、影像中心、影像耗材、远程诊断服务等。
医学影像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包括到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要大于等于65%,而2015年这一比例为56.4%。当前,分级诊疗已不是仅仅停留在规划和顶层设计中,多个方面都开始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分级诊疗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会办医的持续扶持,都将直接推动基层及民营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的提升,打开基层医学影像市场更大成长空间。
第三方影像中心是独立于医院的影像诊断中心,可以有效弥补大医院影像诊断供不应求、小医院及私人诊所无力提供影响诊断服务的弊端。国内医学影像资源匮乏,且存在结构性失衡,催生第三方影像中心发展机遇。大型公立医院新增大型医用设备受到政策限制,分级诊疗是现阶段医改的战略性大方向,影像检车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补课替代的中庸,而基层医疗机构影像设备配置落后,“大病不出县”缺乏配套支撑,此外,日益壮大中产人群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第三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推动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体检中心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模式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中国医疗影像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的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被少数巨头占据,老牌医学影像设备公司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尤其是排在前三位的西门子、通用电气和飞利浦。国内数字医疗影像市场中,跨国企业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前三大厂商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甚至超过80%。在基层市场,国产设备有着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市场占有率较高,分级诊疗带来的基层需求释放及第三方影像中心的推进也将对以基层市场为主的国产设备厂商带来新增量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研发积累和多领域持续的技术进步,国产设备厂商的竞争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在中高端设备上开始发力,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国内领先的影像诊断设备企业主要有上海联影、迈瑞医疗、美诺瓦、东软医疗、华润万东和深圳安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