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可吸收止血材料前景看好 多糖类产品发展势头强

2017-10-31 18:55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is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可吸收止血材料前景看好  多糖类产品发展势头强

  可吸收止血材料是指应用于伤口出血部位,通过加速血液凝固过程达到止血目的,在一定时间内能被人体吸收的医用材料。可吸收止血材料产品种类较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进入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目前,我国可吸收止血材料行业技术水平较低,研发能力较弱,产品质量水平较低,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领域。而国外可吸收止血材料行业发展较早,技术较为先进,产品质量较好,主要集中在高端产品领域。
 
图表:可吸收止血材料产业链分析
可吸收止血材料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可吸收止血材料及细分产品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出多种不同组织和不同机制的可吸收止血材料,这些材料因其各自的特性而被应用于不同场合。按照产品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可吸收止血材料细分为纤维素类、壳聚糖类、淀粉类、胶体类以及其他产品五大类别。其中纤维素类占市场结构的比重最大,达到42%,主要是各种可吸收纱布,代表产品为美国强生公司的SURGICEL Absorbable,青岛颐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吸收性可溶止血材料(数字纱布®),云南德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医用即溶止血纱布(水溶性全吸收多糖纤维素);壳聚糖类产品占比为21%,代表产品有美国萨姆医疗产品公司的Celox Haemostatic和Granules(Celox®),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壳聚糖基可吸收止血非织布(术益纱®);淀粉类产品占比为25%,代表产品有美国Medafor公司的Arista™ AH Absorbable、Hemostat,杭州协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可吸收止血微球(欣速聆®)等;胶体类产品占比为10%,主要是止血明胶、纤维蛋白胶等产品;其他类包括凝血酶制剂等产品。
 
图表:2016年中国可吸收止血材料产品按原材料分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2016年中国可吸收止血材料产品按原材料分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根据产品形态的不同,可将可吸收止血材料分为粉状类、片/粒状类以及其他类。粉状类主要是壳聚糖、淀粉多糖产品,产品市场占比约为30%,占比有增大的趋势;市场上最主要的类型为片/粒状产品,占比达到48%,主要是纱布、海绵类型;其他类占比22%,包括制剂、胶体等。
 
图表:2016年中国可吸收止血材料产品按形态分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2016年中国可吸收止血材料产品按形态分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表示,可吸收止血材料目前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重重阻碍,一方面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另一方面,与传统止血材料相比价格相对较贵,并且市场认知度较低。因此,可吸收止血材料在我国的市场普及度仍较低,传统止血材料占据主要的市场。但是总体上来看,可吸收止血材料优良的性能使得其在外科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随着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生产成本将会有所降低,其市场需求量也会随之快速增长,由此,可吸收止血材料的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