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抗血栓药物规模超270亿元 肝素仍有提价空间

2017-11-13 14:10      责任编辑:周然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抗血栓药物规模超270亿元  肝素仍有提价空间
 
        血栓是指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变慢或产生漩涡和血液凝固性增高等原因。老年人群由于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损等原因,产生的凝血激酶增多,抗凝物质前列环素减少,易诱发血栓产生。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大,国内脑血栓中风的发病人群不断壮大,抗血栓药物市场规模近年来不断增长。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6年中国抗血栓药物市场发展前景及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年国内抗血栓药物市场规模达275.1亿元,较2015年增长7.76%。

        抗血栓药物的细分品类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溶栓药三类药物。抗血小板药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抗凝血药用于阻止血液凝固,溶栓药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按细分品类看,抗血小板聚集药市场需求较大,占据66.5%的市场份额,抗凝血药份额为25.3%,溶栓药份额为6.9%。

图表:中国抗血栓药物细分品类市场份额
抗血栓药物规模超270亿元  肝素仍有提价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在抗血栓药物市场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内外资数量相当,外资有赛诺菲、拜耳、葛兰素史克等大型跨国药企,内资企业分别为信立泰、常山生化、丹东医创、兆科药业和鲁华制药。从抗血栓药物市场总体来看,内资企业占据总体份额优势,亦不乏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品牌。

        抗凝血药品主要是如肝素、低分子肝素、水蛭素、华法林等,其中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和临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药物,尚不能实现大规模人工化学合成。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人员分析,肝素原料药的价格自2010年起逐渐下滑,近两年,肝素原料药基本均在底部徘徊,相关厂商的利润水平较低,已有部分小企业逐渐退出,供给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市场对肝素原料药的需求逐渐增长。因此,肝素供给趋紧,未来仍具备提价空间。
关键字: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