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ICL市场日渐兴盛 全面整合成当前企业目标

2017-09-17 10:10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ICL市场日渐兴盛 全面整合成当前企业目标

  通过向上游供应商采购检验仪器及试剂耗材,独立医学检验中心(ICL)利用多种检验检测技术,为下游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服务。国内独立医学检验市场萌发于上世纪90年代。1994年,还是广州医学院下属实验室的金域检验,率先探索医学检验外包服务。2000年以后,迪安诊断、达安基因、艾迪康等ICL机构也相继成立。走在时代前沿的开拓者们,如今已成为独立医学检验市场的领头羊。

  2010年我国ICL市场规模仅为12亿元,2016年达到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发展速度极快。2016年我国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约为26500亿元,按照检验收入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10%的经验推算,2016年我国医学检验市场规模约为2650亿元,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渗透率(占比)约为4.5%。

  相较于海外市场,我国独立医学检验中心的起步晚了半个多世纪。不过,起步后政策鼓励趋向明显,并且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指明方向后,各地也在不断探索推进路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2016年10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132家医疗机构试点开始互认27项临床检验结果。在13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5家是独立医学检验机构,其中北京2家;天津3家。新医改向纵深推进的当下,伴随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动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基层医院将更有动力外包医院检验科业务,ICL市场或将迎来飞速扩张期。

  目前我国有近500家独立医学检验中心。其中,金域检验、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和艾迪康是实行全国连锁经营且规模较大的综合性ICL,合计约占75%的市场份额。四大龙头ICL实验室总数超过90家,且布局基本以一线城市(省级)为主。

  随着ICL市场日渐兴盛,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商和流通机构,也开始寻求布局下游市场。谋求产品、渠道和服务全面整合的“协同效应”,正成为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共同目标。以美康生物为例。作为专业的医学诊断产品研发机构,美康生物于2003年成立,在2008年开始进入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市场,于2015年成功上市。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无论是处于上游的专业IVD渠道企业,还是处于下游的服务企业,都已经在资本的推动下加入到这场整合大战中。企业不断的对产品、渠道和服务进行全面整合,有利于对现有ICL机构进行升级,还将加速公司实现ICL全球连锁化的步伐。随着渠道环节集中度的提升,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出现,包括GPO、实验室共建和区域检验中心等,这些新模式的出现,或将对传统ICL业务模式产生冲击。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临床医学检验辅助设备行业的影响分析及行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