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诊断(CD)是一种体外诊断技术,能够提供有关患者针对特定治疗药物的治疗反应的信息,有助于确定能够从某一治疗产品中获益的患者群体,从而改善治疗预后并降低保健开支。此外,伴随诊断还有助于确定最有可能针对治疗药物产生响应的患者群体。目前,伴随诊断市场还处于初期阶段。自1998年,全球首个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赫赛汀与其伴随诊断试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中性粒细胞实验同时获得美国FDA批准,越来越多的药物与伴随诊断试验同事获得批准。
2013年全球伴随诊断(CD)市场价值11亿美元,7年内,该市场将以20%的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并在2020年达到35亿美元。从地理上划分,全球伴随诊断市场可细分为北美、欧洲、亚太、LAMEA(拉丁美洲,中东,非洲)。在2013年中,北美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43.97%),其次是欧洲(38%)。并且将在肿瘤、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炎症及病毒等疾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以及循环肿瘤DNA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监管部门的认可,PCR、NGS技术成为伴随诊断发展快速的领域。
2017年6月30日,FDA批准了由赛默飞世尔公司研发的首个多生物标志物的二代测序(NGS)伴随诊断试剂盒为Oncomine DX Target Test,可以用于分析3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反应变化、可以靶向检测4种抗癌药物的伴随诊断试剂盒。可以用来鉴定阿斯利康的EGFR抑制剂易瑞沙(吉非替尼)、辉瑞的ALK和ROS1抑制剂Xalkori(crizotinib),以及诺华公司MEK抑制剂Mekinist(trametinib)和抑制剂Tafinlar(dabrafenib)这4种药物的受试者。
2017年6月30日,FDA宣布批准Illumina公司与安进公司(Amgen)基于MiSeqDx平台合作开发的伴随诊断试剂盒(Extended RAS Panel),该panel可以检测KRAS(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和NRAS基因中的56个变异,以确定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是否会从安进公司的Vectibix(帕尼单抗)的获益。
新思界
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伴随诊断是个性化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预测患者针对特定药物的治疗反应至关重要。随着民众不断提高的警觉意识及不断升高的癌症发病率,伴随诊断将成为靶向性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开发靶向性治疗产品,相应地,伴随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已成为其新药研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生物试剂盒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