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为“分娩镇痛”,是帮助产妇减轻疼痛的有效办法。我国分娩镇痛的普及程度不高。在美国,无痛分娩实施的比例大概为85%,英国是98%,加拿大是86%,而我国实施无痛分娩的比例不超过10%。即使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广州,也并非所有的三甲医院都开展了分娩镇痛。
据统计,6%的初产妇感觉轻微疼痛,约50%的初产妇感觉明显疼痛,约44%的初产妇感觉疼痛难忍,痛不欲生。拿一把美工刀把自己的中指从中间切分开来,疼痛指数是9.2,晚期顽固性癌痛指数是10。自然分娩疼痛指数是9.7至9.8,这可能是大部分妇女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剧烈的疼痛。自然分娩过程长,对产妇来说,越来越频繁剧烈的宫缩阵痛,从精神到身体都是一场严峻考验。
分娩镇痛中,医生会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产妇不用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当宫口开全时,产妇因积攒了体力而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在开展分娩镇痛的一些医院,剖宫产率正在逐年下降,顺产率上升。2010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开始大规模开展无痛分娩,剖宫产率从2008年的50%下降到2017年的32%。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实施分娩镇痛已经超过60%。从2012年全面实施无痛分娩后,该院的顺产率从37%上升到了2016年的48%。
迄今为止,椎管内分娩镇痛是所有分娩镇痛中最有效的方法,麻醉药的浓度仅相当于剖宫产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通过胎盘的药物微乎其微,对胎儿无不良影响。无痛分娩并不适合所有产妇。如果产妇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药物过敏史、腰部外伤史,需要及时告诉医生。采用此技术分娩,需要在产前接受产科和麻醉科医生的检查、评估。
分娩镇痛技术成熟、操作不难,但推广率不高。开展分娩镇痛模式是麻醉医生24小时进驻产房,但这意味着需要大量麻醉医生。目前全国有麻醉医生8.5万多名,缺口约为30万人。医生的工作时间也是一个重要障碍,为保证手术效果,需要麻醉师进行不间断地疼痛评估和调整用药速度,直到产程完全结束。
此外,以广州来说,广州市医保没有将无痛分娩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也缺乏物价等实施细则,这导致许多医院不愿开设无痛分娩项目。开展一次无痛分娩需要2000元左右,700~800元可以通过麻醉等方式进行医保报销,还有1200多元需要医院补贴,做一例亏一例。今年1至7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开展无痛分娩亏损525万元。
新思界
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无痛分娩更像是一种奢侈品而非基本医疗需求。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生孩子疼痛是理所当然的,公众存在认识盲区,医院也缺少相应的人力资源和动力,分配到这件“吃力不讨好”的服务上。中国的无痛分娩与欧美相比差距较大,中国可以学习相关经验,完善相关政策,加快速度在各大医院推进,同时推广无痛分娩。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中国分娩监护仪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