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浙江建成不同类型高水平医联体共计526个,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个“全覆盖”:三级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全覆盖”、医联体对县级医院辐射“全覆盖”和县级医疗资源对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
医联体对县级医院辐射“全覆盖”,浙江122家县级医院均与省、市级三甲医院建立紧密的医联体合作;县级医疗资源对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通过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将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2016年浙江县域平均就诊率达84.99%,群众看病就诊满意率达90%以上。
为了实现“全覆盖”,浙江省主要抓住了4个“推动力”: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城市“1+X”医联体建设和启动特色专科联盟建设,通过这些纵横联合的医联体建设,再配合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将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全覆盖”。
在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在“双下沉、两提升”紧密合作办医(全面托管、重点托管、专科托管)关系基础上,构建具有一定规模、学科优势鲜明、区域辐射能力较强的紧密型医联体。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在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和县级医疗资源下沉的基础上,建立“县级医院为龙头、中心镇为枢纽、一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医联体,累计建成县域医联体218个。
在推动城市“1+X”医联体建设上,以1家三级公立医院为核心,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城市“1+X”医联体,累计建立城市“1+X”医联体158个。在启动特色专科联盟建设上,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专病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建设特色专科联盟13个。
为了把这些“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打通,浙江建设好远程医疗协作网。浙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提高可及性。基于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的10余个远程医疗协作体已在为城乡居民全面提供健康和医疗服务。
譬如,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共设立5个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下联50个远程医疗服务站点,服务网络已覆盖了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具备远程专家门诊、远程临床会诊、远程影像(心电)诊断等六大服务功能,有效地解决了海岛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散、共享性差和悬水小岛居民看病难、看病综合成本高等突出问题。
新思界
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浙江省以“双下沉、两提升”(即推进城市医院和医学人才下沉,促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和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医院与县乡医院之间紧密性、规范性、共享性、效益性、持续性“五性合一”的合作办医关系,推进“省(市)—县—乡”一体纵向的高水平医联体建设。在此背景下,浙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个“全覆盖”,优化医疗资源。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中国医联体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