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即青蒿素),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自然科学类诺奖,这一学术界的最高荣誉,恍若天降奇兵,举国为之振奋,微博、微信朋友圈也瞬间被这一消息刷屏。
然而大多数国人还是第一次听闻青蒿素,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神药?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为您解答。
青蒿素是什么?
青蒿素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熔点156-157℃,白色针状晶体,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具有很高的抗疟原虫(疟疾的寄生虫)导致活性。继青蒿素之后,国内外药学家又继续研发出其衍生物蒿甲醚、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乙醚等同类药物,它们作为新的抗疟疾药物,可以在疟原虫发育的早期阶段快速地杀死它们,而这也解释了它们对重症疟疾空前的疗效。青蒿素类药物具有高效、快速、低毒、安全等特点,已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和广谱抗寄生虫药物。
青蒿素是一个人发现的还是团队发现的?
青蒿素的发现其实与我国的军事项目有关,1967年,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说反美侵略战争中对付疟疾实在药物匮乏。于是同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了对抗疟疾的“523项目”。当时很多老一辈的科学家都靠边站了,一些比较年轻的科研人员仓促上阵。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也参与了该项目。
当时确立了几个寻找抗疟疾药物的研究方向,其中一个是从中草药当中寻找。屠呦呦研究小组通过在感染动物身上进行的大规模的筛选,植物黄花蒿的提取物成为了一个有趣的候选。然而,实验结果不理想,屠呦呦翻检古代文献从中找到线索,成功地提取黄花蒿中的活性物质。屠呦呦第一次展示青蒿素具有很高的抗疟原虫活性,之后云南药物所的研究小组最先用临床试验证明了青蒿素对疟疾患者有疗效。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值得一提的是,青蒿素并不是中药,它是从植物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功效明确的化学药,即西药。有很多西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吗啡、华法林、麻黄碱,我们当然不能称之为中药。当然,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对世界人民的贡献,我们仍然为此骄傲和自豪,并对屠呦呦等前辈药学家心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