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研制技术壁垒较高 下游可应用范围广泛

2025-04-21 17:30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研制技术壁垒较高 下游可应用范围广泛

  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将多种功能集合于一体,采用一体化技术制造而成,直径在3mm以下的齿轮,其下游应用范围广泛,是工业领域重要基础零件。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可以广泛应用在微型机械、医疗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精密仪器等领域。
 
  齿轮是传递动力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主要包括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链传动等类型。其中,齿轮传动应用最为广泛,其通过齿轮间的连续啮合来传递动力。与传统齿轮相比,微型齿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噪音低、可实现精密控制等特点,在下游产品小型化发展背景下,微型齿轮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2024年8月,我国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将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一体化设计制造方法列入,考核指标包括集成无线直驱、传动、传感等功能数量≥3种,集成磁响应、自润滑、导电等功能材料≥3种,尺寸≤3mm×3mm×3mm,密度≤3g/cm3等。
 
  在一些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景中,例如微泵,是一种小型流体输送装置,可以微量且均匀持续地输送流体,其流体输送量控制精度高,通常应用在医疗微量药物精确输注、实验室微量液体输送等方面,需要采用微型齿轮,同时,为了在有限空间内集成更多功能,将直驱、传动、传感等集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应用重要性日益突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的尺寸需在3mm以内,且精度需在μm级别,为同时实现直驱、传动、传感等功能,需要采用磁响应材料、自润滑材料、导电材料等,为确保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需采用一体成形工艺进行制造。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设计、研发、制造技术壁垒较高。
 
  从我国微型齿轮技术发展来看,浙江环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直径达0.98mm的微型齿轮,重量为百万分之一克;从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技术发展来看,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微型齿轮传动与驱动的一体化模式。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研制将多种学科集于一体,通常以金属粉末、工程塑料为材料,采用模塑成型技术制造而成,为防止收缩变形,其设计、生产过程对企业实力要求高。目前,我国多功能复合微型齿轮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技术仍有提升空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