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毫米机器人,是指尺寸在亚毫米级别的微型化机器人,其集成了传感、驱动、控制、通信等功能。
2024年8月,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提出针对机器人的微型化、智能化与集成化需求,研发单体集成传感-驱动-控制功能的亚毫米机器人系统,考核指标包括传感器尺寸<500μm,传感误差≤10%,微操作元件尺寸<800μm,运动控制精度优于5μm,机器人整体体积<1mm3等。
受生活、饮食等习惯转变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亚毫米机器人可通过极小创口进入人体内,可以进入狭窄腔体,利用自身集成的探头来收集信息,精准定位实施手术,能够实现动脉血管堵塞疏通、心脏支架放置、癌性肿瘤切除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等操作,可以提高患者恢复速度、降低感染风险。
极小的外形尺寸、集成摄像头与执行机构、精准定位与精确操控是亚毫米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这三大技术兼顾难度大,因此亚毫米机器人研制技术壁垒高,但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2025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元;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482.47万例;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数据,全国心血管病患者3.3亿例。在此背景下,亚毫米机器人研发重要性突出。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海外,2022年5月,美国西北大学以螃蟹为设计灵感,开发出一款亚毫米机器人,以形状记忆合金为材料,尺寸仅有半毫米,可以完成弯曲、爬行、行走、跳跃等动作,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Robotics》。
在我国,2024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团队提出亚毫米尺寸纤细微小柔性连续体机器人的光纤复用且宏微驱动解耦思路,研究成果以“面向腔内宏微运动的亚毫米尺度纤微机器人”为题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2024年12月,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的连续体机器人,该机器人在亚毫米级尺度集成了成像、高精度运动和多功能操作能力,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