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机器人集群协同具有群体智能、自适应优点 我国政府与企业关注度高

2025-04-09 17:28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机器人集群协同具有群体智能、自适应优点 我国政府与企业关注度高

  机器人集群协同,也称多机器人协同,是指多个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机器人形成集群,通过分布式控制、信息交互、任务分配等实现协作,共同完成复杂工作,具有自适应、群体智能特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集群协同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机器人凭借自动化、智能化特征在生产、生活中受重视度不断提升。单个机器人的功能、工作效率、容错性等有限,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复杂任务需求,因此通过简单个体行为组合呈现全局智能化与高效性、环境自适应性的机器人集群协同受到关注。
 
  机器人集群协同可以应用在工业、物流、农业、救援、军事等领域。机器人集群协同在工业中可实现协同装配,在物流中可实现协同分拣,在农业中可实现协同播种、喷洒作业,在救援中可实现协同搜救、物资运输,在军事中可实现无人机蜂群侦察、无人车集群作战。
 
  机器人集群协同应用场景广泛,开发受到重视,其中,单个机器人的自主性、智能性,机器人集群的协同自主性、群体智能性,是开发重心。当前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AI算法、深度学习、感知决策等技术不断进步,为机器人集群协同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机器人集群协同应用场景多样,从空地协同来看,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可组成机器人集群协同系统,此系统结合了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的优势,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将机器人运动范围拓展至三维空间,利用无人机开阔视野,利用地面机器人增强负载,环境适应性更强、工作效率更高,可以满足救援、巡逻、探索等需求。
 
  从海洋方面来看,多个海洋机器人组成机器人集群协同系统,相互通信共享信息,可以执行观察、决策、探索等任务,自主作业,当作业局势发生改变时,自动调整队形,能够完成海面探测、深海探测、海底作业等工作。
 
  我国政府对机器人集群协同行业发展关注度高。2024年8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集群三维环境协同探索列入。
 
  2024年11月,上海大学牵头,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集群三维环境协同探索”项目正式立项。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我国机器人集群协同相关技术成果方面来看,2021年2月,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的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项目展示了多个海洋机器人在线执行观察、调整、决策、行动等动作,自主完成协同探测、作业等任务。2025年3月,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探索建立面向多任务工业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群体作业解决方案。
 
关键字: